自行車旅遊怎麼遊 ? 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讓你玩透透
自行車旅遊怎麼遊 ? 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讓你玩透透
前篇文章提到2021將是自行車旅遊年,那麼在這個自行車之年,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改變、什麼值得期待的措施與政策呢 ? 小C編帶你一一來看吧😎 !
主要會分成三個大方向 1) 促進臺灣深度自行車漫遊 2) 綠色運輸工具的串聯銜接 3) 鼓勵企業投入與自行車未來產業的發展
1) 促進臺灣深度自行車漫遊
◆5類16條多元路線
交通部計劃於2020~2023年辦理「環島自行車道升級暨多元路線整合推動計畫」,以已完成之自行車環島路網為主幹路網,並建立豐富且具多元性的自行車路網。期望往整合服務一條龍、環島升級
2.0(安全加倍、補給加倍)、在地化、國際化、智慧化自行車觀光旅遊持續努力。( 圖 / 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一覽表,每一條路線都別具特色 !
109年底前完成其中7條多元路線的騎乘環境優化。包含 : 1.北海岸路線
2.東北角路線 3.宜蘭濱海.蘭陽平原路線 4.花東縱谷路線-森林溫泉
5.東海岸路線-成功三仙台 6.西拉雅路線-菱波官田 7.澎湖路線 )
◆50組自行車維修樁
為了解決在戶外騎車,偶遇突發車子壞掉卻找不到維修站的情況,亦有廠商特別製造了50組的自行車維修樁,主要分布在遊客中心、台鐵等地,讓騎自行車漫遊的民眾,可以更安心騎往更多遠方。
( 圖 / 交通部長林佳龍親自體驗自行車維修樁使用情況 )
2) 綠色運輸工具的串聯銜接
為了推行「自行車旅遊」這個大目標,考量到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進行的門檻必定不能太高,如果初嘗試就要你從台北騎到台中,實在是有點太硬了對吧😳 ? 因此,利用兩鐵運輸 (鐵路+鐵馬)
的概念,引導以自行車做為旅遊工具的民眾能攜車搭乘臺鐵,將可擴張整個自行車旅遊活動範圍,創造更大旅遊效益。( 兩鐵列車相關規範參考網頁 )
相信不只臺鐵,未來會串聯愈來愈多的大眾運輸系統,實行低碳旅遊將會更加便捷
!
3) 鼓勵企業投入與自行車未來產業的發展
要成功推動一項政策,往往都需要多方角色的協助合作,政府、民眾以及企業通力進行,像是 :
◆客運業者
就部分臺鐵未能到達地區,輔導客運業者於行李廂提供自行車停放空間配合搭載自行車。中長期來看,也鼓勵客運業者汰舊換新車時打造審驗合格可搭載自行車之專用巴士。
◆航空業者
除了服務國內旅客,針對國外遊客也該提供完善的運輸接駁。其實近年來,來臺體驗自行車旅遊活動的國外遊客人數逐年上升,因此於松山、臺中、高雄及桃園國際機場的相關網站,規劃加強出入境旅客攜帶自行車轉乘的方便性,及相關資訊的曝光透明度。
◆觀光旅遊業者
以現有的觀光旅遊資訊網站為主,導入旅行社、飯店等觀光產業與自行車租賃業者合作之服務資訊,使旅遊的規劃能夠一條龍更通暢。
/
以上所有的自行車相關措施,都是基於一個理念「人本交通」,以人為本的交通,營造宜居且慢行的城市,不論是策略規劃上、實際設施建造、觀念倡導,都讓民眾更加期待未來更友善、更便捷的交通網絡 !
◆如有任何觀光業務合作意願,歡迎聯絡我們哦^^ | 📧 support@imiro.bike
或是先看看iMiro的帥氣車款 | 摺疊電動輔助自行車SIVRAC
/
參考資料來源 : 交通白皮書
留言
張貼留言